-
臨近香港回歸25周年,深圳近日舉辦“深港澳青少年慶祝香港回歸25周年暨攜手同學行動成果展”活動,展示深港澳少年攜手同學行動的系列成果。
-
“迷你四驅車對我們這一代的香港青年來說,既是回憶,也是一種情懷。我從六歲開始玩迷你四驅車,玩了二十多年!毕愀矍嗄觏f逸堯近日接受采訪時說。
-
兩萬多名援港建設者的努力下,香港落馬洲河套地區原本荒蕪的土地生機勃勃,應急醫院、方艙、生活配套設施相繼拔地而起、相繼完工,“中國速度”不斷上演。
-
中央援港河套應急醫院項目已經交付,在建設者隊伍中,“90后”青年展現了新時代中國青年的風貌,他們有擔當,有才能,在援港項目中奉獻著自己的力量。
-
香港青年鄭汶珠告訴記者:“香港有賣旗文化,賣旗是慈善機構籌款的一種方式,現在用貼紙,我小時候還有玩具,我希望把香港的慈善文化帶到內地!
-
粵港澳大灣區內,廣東“出人出力”,全力支援保障香港醫療與生活物資供應,成為香港奮力抗疫堅實的“大后方”,也在援港抗疫的一線留下一幕幕動人場景。
-
自香港第五波疫情發生以來,陳德銘召集30名義工,自籌10臺車組建了一支抗疫“愛心青年運輸車隊”,每天從早到晚派送來自內地的防疫物資。
-
36歲的侯俊勇是中建八局華南公司河套項目的電工,憑著一把可充電的理發推子,在工地上成為“兼職理發師”,倍受同事、工友們歡迎。
-
“運輸期間,我們的司機吃、睡和方便都要在車上解決,一方面是出于疫情安全考慮,另一方面是為爭取更多運輸時間!绷治慕邮苤行律缬浾邔TL時表示。
-
中央援港應急醫院項目在一片荒灘之上,建設前需要處理軟地基。黃軍稱,這就像“在豆腐上建房子”,參建人員只能在項目現場打地鋪、吃盒飯、睡帳篷。